太湖大橋修建紀事(內附珍貴照片)

太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,總面積二千三百三十八平方公里,是江蘇省最大的湖泊。太湖風光美,精華在吳中。吳中區擁有太湖三分之二的水域和七十二座山峰中的五十八座山峰,被譽為“太湖最美的地方”。其中西山景區是太湖風景區的主要景區之一,境內既有湖光山色之美,又有人文風物之粹,是遠近聞名的花果之鄉和旅游勝地。八十年代以來,隨著旅游事業的發展,西山與外界交往的需求劇增,交通不便的矛盾日益突出,在太湖上搭橋的設想再度被列入議事日程。

縣、鄉兩級領導積極支持和促進太湖大橋的建設工作。1991年初,縣委沈書記和秦興元副縣長親赴現場考察,三度召開相關會議,成立太湖大橋建設領導小組和工程指揮部并擔任主要領導。大橋由江蘇地質勘察院蘇州分院進行縝密的地址勘察,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精心設計,并得到廣大工人、農民、干部、知識分子、港澳臺同胞慷慨解囊捐款集資。在各方的辛苦努力下,完成可行性論證,獲得省市的批準與支持。1992年5月,國務院總理李鵬視察太湖時,得知即將建造太湖大橋后,欣然題寫了“太湖大橋”四個字。

1992年10月27日,太湖大橋正式奠基開工。太湖大橋全長4252.7米,由三座橋梁組成:一號橋最長,由漁洋山至長沙島,長1782.24米;二號橋最高,由長沙島至葉山島,長1588.24米;三號橋最精致,由葉山島到西山大庭山,長882.24米。每座橋與山島之間均為直線貫通,但在平面上三座大橋又不為一條直線,呈曲線形狀,宛如巨龍出水,又似銀練空降,橋體結構簡潔明快,融古吳文化和現代氣息于一體。

1994年6月30日,葉山島至大庭山的三號橋率先合龍;8月8日,一號橋合龍;10月6日,二號橋合龍。1994年10月25日,太湖大橋全線通車,并在漁洋山舉行隆重的通車典禮。中央、省部委紛紛發來賀電,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親筆題詞“五湖四海第一橋,美景美色在吳中”。

太湖大橋被稱為我國“內湖第一長橋”,建成后是市民和游客出入西山的主要通道,它不僅給美麗的太湖又增添一道壯麗的風景,也極大的促進了西山島的資源開發,環太湖旅游業的發展。為了緩解近年來日益嚴重的擁堵問題,2013年太湖大橋開啟復線工程,預計今年年底將再度迎來全線開放。
99欧美精品,欧美三级电影在线,欧美黑人巨大xxxx,欧美男同gaysex